你的位置:bbin娱乐平台排名 > 新闻动态 >
1974年,赵晓霞不顾父母反对,嫁给了大自己三岁的农村小伙李明远,当时很多知青都觉得赵晓霞太傻,就连李明远的父亲都觉得,赵晓霞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,可是如今再回头看,赵晓霞和李明远的爱情,让人羡慕不已。
赵晓霞是六七届初中毕业,初中毕业后,赵晓霞在一家小作坊当了一年学徒,1968年,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,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赵晓霞和父母商量之后,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去农村插队,其实,在当时的环境下,这是赵晓霞能够做的唯一正确选择,让赵晓霞没有想到的是,她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。
1969年3月初,赵晓霞和三百多名天津知青一起坐上了火车,她们要去的地方是陕西铜川宜君县,临行前,父母特意叮嘱赵晓霞,到了地方一动要给家里来信,父亲特意给赵晓霞准备了50元钱,这是赵晓霞第一次,离开父母出远门,赵晓霞心里非常不舍,火车启动,赵晓霞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,流下了眼泪。
大多数知青和赵晓霞一样都是第一次出远门,有的知青还随身携带了乐器,有知青在火车上拉起了手风琴,火车上的气氛瞬间欢快了起来,看着知青在火车上载歌载舞,赵晓霞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展开剩余75%火车到达铜川站后,知青在铜川休息了一天,第二天,知青被分成了三组,坐上了绿皮卡车,去了不同的地方插队,赵晓霞和二十五名知青分坐两辆卡车,走了7个多小时,才到了他们插队的地方宜君县刘家坪公社小王庄生产大队。
队长刘广志已经提前带着老乡在村口迎接知青的到来,见知青来了,老乡纷纷拥上前去替知青拿行李,看着老乡如此热情,赵晓霞心里顿时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,知青老早给知青准备好了饭菜,吃过饭知青开始分配宿舍,五名女知青队长打算安排她们住到老乡家里,男知青五人一间,全部住在窑洞里。
赵晓霞由老乡刘婶领着去了她家,刘婶的老公李长贵是上门女婿,两人育有三个孩子,两个女儿一个儿子,大女儿已经出嫁,老公在县卫生院上班,二女儿李艳萍在队里小学当老师,小儿子李明远比赵晓霞大三岁,初中毕业后,就帮着父亲在家种地。
刘婶一家人都非常热情,给赵晓霞单独准备了一间屋子,赵晓霞刚来对农村的生活还不习惯,刘婶每次做饭都是给赵晓霞单独做一份,刘婶家里吃的都是玉米面,给赵晓霞单独做白面吃,赵晓霞心里非常感动,后来,赵晓霞觉得不好意思,以后吃饭都是和刘婶一家人一起,刘婶对待赵晓霞就像亲闺女一样,这让赵晓霞觉得在陕北插队的生活有了依靠。
知青每天都要跟着老乡下地干活,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赵晓霞,第一次体会到了农民的不容易,其实女知青都是干一些轻松的活,重活老乡根本舍不得让知青干,一方面知青都是十五六岁的小伙子,比较贪玩,另一方面,老乡也担心知青干活的时候,万一受了伤,也不好交代。
因为赵晓霞会画画,插队第二年,在队长的推荐下,在公社当了宣传员,李艳萍和赵晓霞两人关系非常好,李艳萍还经常邀请赵晓雪去学校教孩子们画画。
1971年,队里小学要招一名临时代课老师,在李艳萍的推荐下,赵晓霞成了刘家坪小学一名临时代课老师,和李艳萍成了同事。
李艳萍一直把赵晓霞当成亲妹妹看待,赵晓霞有什么心里话也会对李艳萍讲,李艳萍一直想撮合赵晓霞和弟弟李明远,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,有一次两个人聊起关于爱情的话题,李艳萍试探性问了一下,赵晓霞对弟弟李明远的印象,赵晓霞对李明远印象不错,只不过并没有往爱情方面想。
1972年,赵晓霞生了一场大病,一直都是李明远在医院照顾赵晓霞,经过这件事情,赵晓霞才对李明远转变了想法,在李艳萍的撮合下,赵晓霞和李明远在一起了。
可是两个人恋爱的事情,却遭到了李明远父亲的反对,李长贵觉得,儿子根本配不上赵晓霞,毕竟两个人的身份相差太大,就连知青都觉得赵晓霞疯了,大家不明白,赵晓霞到底看上了李明远什么。
赵晓霞没有城里孩子那么世俗,在她看来,两个人在一起,不应该有什么附加条件,她看重的是李明远憨厚老实和善良,李明远虽然不太会表达,但是,做事情非常认真,对赵晓霞非常好,赵晓霞觉得李明远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。
1974年,赵晓霞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大她三岁的李明远,两个人的婚礼很简单,虽然,起先很多人都不看好,但是,后来他们的生活却让人羡慕不已。
1977年,恢复了高考,赵晓霞考上了陕西中等师范学校,毕业后,成了刘家坪一名正式老师,从此便留在了陕北,李明远虽然在农村种了一辈子地,但是,他却培养了两个大学生,女儿毕业于北京大学,现在是兰州大学老师,儿子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,现在是上交大一名老师。
现在,赵晓霞和老伴李明远跟着儿子在上海生活,晚年生活十分幸福,而他和赵晓霞的爱情,让很多人羡慕不已,结婚四十多年,两个人一直恩爱如初,夫妻两人也从来没有吵过架。
发布于:天津市